大眾網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吳軍林 解強民 湖南岳陽報道
酸菜魚、酸菜湯、早餐作為開胃小菜……吃芥菜腌制的酸菜,是湖南華容縣居民多年來的生活方式。在華容縣,芥菜產業從業人員約有14萬人,相當于每4名勞動人口中,就有1人從事芥菜相關產業。然而,去年3·15晚會曝光華容縣酸菜生產的衛生問題后,當地芥菜產業受到極大沖擊。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就事件處置和加強行業監管等,先后作了10多次批示。今年2月21日,張慶偉到華容縣調研,要求當地深刻吸取教訓,打好芥菜產業發展“翻身仗”。
去年3·15晚會至今的一年時間里,這場“翻身仗”打得怎么樣?
種植大戶:去年遭退貨,今年不愁賣
深綠色的芥菜、燦黃的油菜花、還有青綠的麥子,這是眼下在插旗鎮能看到的景色。
每年的2-3月正是芥菜的收割季節,路上不時有運輸芥菜的車輛穿梭。車上的芥菜,大都于采摘后在地里晾曬了1天左右。如果收割后直接裝車,芥菜易斷。
單顆芥菜重量一般在3斤左右
采摘后運輸的芥菜
3月7日下午,記者走進華容縣順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,幾位農民正穿著靴子在腌制池里擇去芥菜的黃葉。平鋪芥菜,撒鹽……如此循環往復,直至將腌制池填滿。芥菜與鹽的比例一般為100斤菜、15斤鹽。
這就是腌制酸菜的首道工序。腌制3個月左右,即成“半成品”酸菜。賣給食品加工企業后,由其進行修蔸、除黃葉、脫鹽、清洗等工序。
去年3·15晚會時,順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中永有33噸土坑腌制的“半成品”酸菜已經運往福建漳州,結果3·15晚會曝光以后,慘遭退貨?!皩Ψ秸f不能用土坑酸菜,把貨退回來了,光運費就虧掉2萬多塊錢?!眲⒅杏缽?996年開始從事芥菜的種植、腌制以及買賣,去年是首次遭遇大量貨物積壓。
劉中永坦言,3·15晚會的曝光,讓他對芥菜這門生意的前景有些擔憂,于是決定少種一點,將種植規模從此前的520畝降至380畝。
“吃了這么多年,一下子忘掉是不可能的?!北M管有擔憂,劉中永還是認為酸菜有市場,于是投資近300萬元建了23個標準化腌制池,總計3000立方米,當地政府按照每立方米補貼400元的標準補貼了120萬元。
順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內的標準化腌制池,腌芥菜只需用鹽
“今年不愁賣,很多外地客商到我們華容來采購,有的是直接買鮮芥菜?!眲⒅杏勒f,今年芥菜畝產在4-5噸,價格550元/噸,刨除施肥、人工等成本,畝產利潤在1000元左右。
插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黎安忠告訴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,往年芥菜畝產量基本都能達到5噸,去年冬季干旱,畝產減少1噸左右。但每噸芥菜的價格相比去年上漲100多元,漲至550-580元/噸。
散戶的芥菜種植意愿降低
在插旗鎮,不時能看到“華容芥菜源產地”的標識。黎安忠告訴記者,華容縣14個鄉鎮中,插旗鎮是5個芥菜主產鄉鎮之一,插旗鎮耕地面積5.2萬余畝,往年的芥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左右,受去年3·15晚會曝光的沖擊,本季種植面積不到3萬畝。
芥菜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。近幾日,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在插旗鎮部分村莊采訪了解到,小規模種植的農戶在去年3·15晚會曝光后減少了芥菜種植面積乃至不種芥菜,重要原因在于當地官方開展土坑填埋,農戶無法自行腌制,增加了腌制成本,也就減少了利潤。
以往,插旗鎮村民在收割芥菜后,在地頭挖出深約1.5米、寬窄不一的土坑,鋪上塑料膜,放芥菜、加鹽,即可開始腌制,加工成本低。
村民劉麗(化名)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用土坑腌制,買塑料膜、鹽即可,花費不高。腌制成的“半成品”能賣到40元/100斤,即800元/噸,有一年甚至賣到了1400元/噸。但當地開展土坑回填后,農戶只能去租用標準化腌制池,腌制成的“半成品”,按100元/噸收池租,增加了加工成本。
劉麗所站位置是她家尚存酸菜的土窖
直接賣鮮芥菜,對劉麗來說就是“賺不到錢了”。她說,芥菜從每年10月移栽種植到次年2月開始收割,耗時大約5個月,如果每畝地的鮮芥菜只賣到2000元,刨除土地流轉費、肥料、種植和收割時工人的工資等花銷,所剩不多。
劉麗此前種植80畝芥菜,本季只種了60畝,其他的改種油菜。
同樣基于對賺錢少的顧慮,村民郭力(化名)將芥菜種植面積從此前的20畝降至約15畝;高強(化名)的芥菜種植面積從20畝降至約5畝;種了十幾年芥菜的葉娟(化名),本季放棄了芥菜,改種油菜。
村民告訴記者,圖示區域此前種的基本都是芥菜,現在改種油菜的很多
高強已70歲,他對封填土坑還有些不理解,他覺得土坑腌制的酸菜香,很遠就能聞到香味,而且土坑腌出的酸菜顏色更黃,好看。更現實的問題是,他擔心包括自己在內的一些農民以后掙到的錢會更少。
當地對土坑的整治力度很大。有兩位村民說,現在基本上每取完一個土坑的菜,就會覆土回填一個。村干部很清楚腌酸菜的土坑在哪里,而且還經常有無人機飛行檢查。
采摘后在地里晾曬的芥菜
黎安忠告訴記者,去年3·15晚會之后,全鎮摸底核實,共有芥菜土窖約6300個。根據縣里政策,經過五輪專項整治,已完成土窖覆土回填4300多個,接下來將繼續整治,取一覆一。
此外,2022年以前,插旗鎮共有593口標準化腌制池,去年3·15晚會之后,新建標準化腌制池8處476口。目前,插旗鎮有12萬立方米的腌制能力。
標準腌制池前,有農戶在腌芥菜
華容縣芥菜產業總產值劍指100億目標
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,華容縣的芥菜產業發展“翻身仗”打得怎么樣?
在劉中永看來,政府出臺政策補貼建設標準化腌制池,保住了芥菜產業。另一方面,3·15晚會的曝光,起到了規范市場的作用,“原來我們腌的‘半成品’酸菜,買方不看質檢報告?,F在買方要求購買標準腌制池的產品,還要我們提供質檢報告?!?/p>
黎安忠告訴記者,此前在插旗鎮,芥菜種植大戶面積與散戶種植面積的比例約為4:6,現在這一比例已成為6:4。
當地對大戶的定義是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,這些種植大戶的芥菜種植面積大多在200畝左右,最多的達到了760畝。
黎安忠認為,種植大戶比例的提升,有三大好處,一是便于統一管理,二是利于提升產品標準及質量,三是形成規模效應,效益穩定。
目前來看,適度規?;瘜⒊蔀楫數亟娌朔N植的大趨勢。但是,在此期間,對種植散戶的“淘汰”,將是當地不得不面對的“陣痛”。
芥菜收割季,在田間勞作的工人
另外,覆土回填土坑客觀上起到了保護耕地的作用。黎安忠告訴記者,土坑腌制酸菜存在兩大問題:一是對腌制酸菜污水處理監管有難度,不利于集中統一處理;二是一旦鹽水滲透到農田,就會影響農作物生長。
在劉麗種植的一處農田地頭,記者看到,大約有2平方米的芥菜生長狀況不佳,植株極小且多處葉子發黃。劉麗坦承,那是鹽水流了過去,確對芥菜生長產生影響。
鹽水進入地里,影響芥菜生長
目前,華容縣已提出2024年全縣芥菜產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的目標。
根據湖南日報報道,2月24日,在中國·華容芥菜文化節現場,華容縣2023年第一批招商引資集中簽約儀式舉行,32個項目集中簽約,其中,芥菜訂購協議14個,合同總額8.23億元。
報道稱,針對芥菜產業高質量發展,華容縣聚焦打造“中國芥菜之鄉”,堅持用工業思維、市場辦法,培優做強種植基地、龍頭企業、加工園區、公共品牌等全產業鏈,推動傳統工藝向現代加工技術轉型、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治理結構轉型、知名度向美譽度轉變,力爭2024年全縣芥菜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。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報料郵箱:368064845@qq.com】
責編:高娜
審核:馮世娟
責編:馮世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