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• 海報新聞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• 抖音

  • 人民號

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• 央視頻

  • 百家號

  • 快手

  • 頭條號

  • 嗶哩嗶哩

首頁 >新聞 >經濟新聞

比起游戲電視,用顯示器打游戲不“香”了

2023

/ 03/15
來源:

中新經緯

作者:

手機查看

  你的下一臺游戲顯示器應該是4K高刷HDR電視。

  這對于游戲主機玩家來講,自然是無可爭議的事情,但我想說的是,對大多數PC玩家也是如此。

  顯示器性能逼近閾值

  當我們看過2023CES消費電子展上的新款電視與顯示器后,這個想法就愈發明確。

  過去,電競顯示器在某些關鍵領域表現得要更好:更高的刷新率、更快的響應速度。另一方面,顯示器始終無法提供像電視一樣的視聽體驗,在對MLED(Mini/Micro LED)、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的應用上遠落后于電視行業。

  時至今日,顯示器的性能逼近閾值:360Hz刷新率、0.1ms響應速度。但老實說,這種提升僅僅針對職業電競選手有效。大部分玩家用肉眼已無法分辨120Hz與240Hz的區別,卻需要為此支付高昂的價格。

  不僅如此,電競顯示器所標注的360Hz最高刷新率,通常只能在部分游戲上得到展現。如果想在4K HDR的高規格設置下運行像《艾爾登法環》《霍格沃茨之遺》這類3A級大作,幀數往往很難達到預期。

  此外,由于目前主流3A游戲普遍都支持HDR技術,在這一點上,追求極致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表現不盡如人意,而那些同時具備高刷新率與HDR的4K 240Hz顯示器,其價格令人瞠目結舌。

  受制于上述原因,越來越多的玩家將游戲電視作為PC顯示器的“平替”。

  近年來,隨著顯示技術的進步與次世代游戲主機(Xbox Series /PS5)的上市,彩電行業也迎來新一輪變革,當高刷新率、HDMI2.1接口、低響應延遲成為游戲電視的標配時,兩者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模糊。

  相較于顯示器,游戲電視的另一個優勢在于“左右開弓”:既能滿足家庭日常觀影,同時兼顧電競娛樂,其自帶的高保真Hi-Fi大功率音響也能為玩家省去一筆額外開支。

  由此,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時,問題也變成了:是選擇一塊具有更強視覺沖擊力的大尺寸顯示器,還是擁有極高刷新率與低延遲的小屏?

  游戲電視蓄勢“狂飆”

  事實上,玩家轉投電視陣營其實早有預兆。

  受前幾年礦潮與疫情影響,相比于“一卡難求”的PC端,玩家們開始嘗試通過游戲主機+電視的方式擁抱虛擬現實。

  《2022年全球主機游戲市場調查報告》顯示,2022全球主機游戲銷售額約為2939億元,占到總體游戲市場的近三成,中國主機游戲用戶規模同比上升了8.9%。其中,驅使玩家選擇主機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性價比。

  比方說,如果用戶想體驗到每年發布的3A級游戲新作,每隔2—3年就需更換一次顯卡,而像PS、Xbox這類游戲主機,推新換代的頻率通常在7年以上。

  得益于硬件的穩定性,游戲廠商也會針對主機端優化,單從游戲體驗上來說,要想達到4k60幀的畫面效果,PC端需要RTX4080才能流暢運行,其整機價格一般不低于2萬元。換算到主機,只用4000元就能實現相同效果。

  與此同時,中國主機市場方興未艾,僅占到全球規模的1.7%,相比于歐洲、北美地區千億級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。隨著Z世代在消費家居產品話語權的加重,本土主機市場也有望加速擴張。

  這一趨勢在電視品類上也得到體現,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中120Hz刷新率電視產品規模達558萬臺,同比增長153.6%,成為引領行業場景化轉型的焦點。

  此外,無線傳輸技術的迭代也讓云游戲照進現實,新一代無線標準Wi-Fi 6在帶寬、速率上全面提升,游戲電視甚至可以脫離主機,成為一個獨立的游戲設備。

  結語

  隨著融合多應用場景的大屏時代來臨,中國游戲市場格局也有望迎來重塑,玩家們在游玩PC之余,也能脫離硬件束縛,享受來自大屏的全新可能。

  不難看出的是,游戲電視的應運而生,本質上是彩電廠商對用戶需求、生活本質的一次探索,而打破場景邊界的跨生態電視,更是一次對用戶的飛奔。

責編:

審核:楊凱

責編:楊凱

相關推薦 換一換
性久久久